從疫情爆發到現在不到2個月的時間,國內疫情已經控制住了。但是近日海外由于一些國家防控措施不到位,當地時間16日,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中國以外地區確診病例已經超過了中國國內。昨天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向中國求助的視頻在各大平臺火了,事實上于當地15日晚,中國深圳猛犸公益基金會捐贈的核酸檢測試劑盒就已運抵貝爾格萊德。中國在控制自己國內的疫情同時,也不吝嗇幫助其他國家。
3月3日,印度對外貿易總署發布通知,限制了撲熱息痛、替硝唑、紅霉素、克林霉素等26種原料及其制劑出口。但是沒過多久據報道,印度日前出現了不明病毒,疑似源自豬流感病毒后變異出現人傳人現象。80人被感染,病死9人,病死率超過10%,目前仍有350人在接受隔離處于醫學觀察階段。所以因為種種原因印度也向中國發出了求助信號。
責任編輯:杰尼龜 來源:藥智網
印度作為仿制藥大國,限制藥品出口,導致它的大客戶美國的藥品市場也出現了藥品短缺的情況。對此美國一直在大肆宣傳“讓制藥業回歸”,近日據報道特朗普政府正在尋找減少美國對來自其他國家包括中國的原料藥和藥品依賴的方法。但是事實上,FDA也并不知道美國對其他國家藥品的依賴程度。
FDA藥物評價和研究中心主任Janet Woodcock在去年10月份的國會中表示,藥物生產,特別是原料藥生產主力已經不在美國,FDA的信息顯示,中國獲得美國藥品原料藥生產許可的工廠數量比美國少,兩國占比分別為13%和28%,但是這些統計數字的意義并不大。如果美國制造業受到中國退出美國市場供應的考驗,FDA也沒有能夠評估其影響的信息。
由于美國仿制藥價格不斷下跌,導致許多制藥商在集中精力生產高利潤的原研藥品時,紛紛拋售或關閉生產仿制藥的工廠。比如諾華預計將在本月內與印度奧羅賓多(Aurobindo)達成一項約300種非專利藥品的交易。英國公司葛蘭素史克(GSK)也在不久前同意將加拿大的一家藥品生產工廠出售給臺灣的CDMO,因為公司將更專注于其他領域。
FDA建議,“先進的制造技術”可以幫助美國的藥物生產,降低美國對國外制藥廠商的依賴性。但是中國的制藥業也在不斷發展,也不會永遠為市場提供低價的原料藥,所以或許美國應該好好思考換條路,互幫互助也是正確方向。
參考來源:
How much does U.S. rely on China for drugs? FDA simply doesn't know
印度限制26個原料藥及制劑出口,中國近九千藥品面臨成本危機
美國藥品短缺真相:中國掌控全球原料藥上游,“美國制造”難上加難